援疆教师风采录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援疆教师米红林与喀大结缘,是我人生的福分
“喀什大学是个温暖的大家庭,正是这个大家庭让我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援疆教师米红林在喀什大学第九批援疆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上发言时吐露心声。
米红林援疆期间先后担任喀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第二轮上海援疆喀什大学教师工作队支部书记。
托运书籍、退还借书证、打包行李……临行前,米红林的心情很复杂,既有完成使命即将回家的那份期盼,也有离开为之奋斗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第二故乡的那份留恋,更有对结下深厚情谊的领导、同事、朋友们的那份不舍。他说,能与喀什大学结缘,是他人生的福分。
“援疆就是要把想做的事变成现实”
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米红林在喀什大学度过了3个春秋。初来喀什大学时,土木工程学院面临着学科专家匮乏、学院制度不完善、课程教学传统、学科方向不确定等短板,当时米红林看到这种现状,心里很着急,于是他在援疆指挥部和学校的帮助支持下,在土木工程学院进行了一系列促进学院科学发展的探索和创新。
为了提升学院高质量发展水平,米红林经过创新实践之后,采取“组团式”援建模式和定向帮扶方式。“之前请外面的专家都是一个一个地请,后来我发现组团请更加省时间和精力。”米红林说到。
为了能够请到更多的专家和教授名师来到喀大,米红林也是颇费一番周折。米红林动用多年积累下的人脉资源,一个一个打电话沟通,邀请......有时候米红林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努力之下,同济大学何敏娟、廖振良,上海大学叶志明等11位专家成功成为喀什大学“柔性援疆客座教授”。
举办讲座、培训、实验室规划......“柔性援疆客座教授”来到喀什大学后,构建了学院多元化教师补充渠道,充实了学校师资队伍,强化了学科建设,对提高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等方面起到了实质性帮扶,开拓了人才援疆的新途径。
“过来援疆嘛,就是要把当地想干而没干成的事变成现实。”米红林身上透着一股援疆人的奉献精神。
援疆就要尽己所能做实事
温和的言语、和蔼的笑容,沉重的文件袋始终提在手上......米红林看起来非常朴实。可他心里则藏着一个执念,来援疆一定要干出成绩,给自己、给组织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土木工程学院刚成立不久,学生实习是个难题,有时候,学生自己找实习地,实习效果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米红林给援疆干部一个一个打电话,协商学生实习事宜。经过联系与沟通之后,最终与巴楚、叶城等县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和“政产学”共建合作协议,建立“教育实践基地”,土木工程学院前后有100多人次学生到实习点开展实习,并常态化开展合作,促进我校与地方资源互通,共同发展。
为了校企合作效果更加明显,米红林开设了校企合作课程,学生不仅能够上好每一节理论课,而且还能现场观摩实验演示课。土木工程专业16—2班的覃晓桂同学曾说:“这不仅拓展了我们的视野,有效促进了我们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帮助我们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对于我们的专业成长十分有利。”
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任教时,米红林负责组织与举办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来到土木工程学院之后,得知大多数学生都想在自己的学校里参加全国性的学科竞赛,米红林就主动和母校联系,申请在喀什大学举办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
时间很紧,比赛非常重要,但人手又不够,米红林作为院长白天有学院教学方面的事,只能利用晚上晚自习的时间给学生辅导,在备赛的三个月里,米红林每天晚上12点才能回到宿舍。
辛苦没有白费。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成功举办,并且有20多名学生获奖。“我想参赛对学生的就业帮助会很大,而且这种机制已经形成,以后就可以在咱们学校举办。”说到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常态化,米红林脸上乐开了花。
用行动呵护民族团结之花
“从上海回喀什每次箱子装的都是给亲戚家孩子带的玩具、大人的衣服。”米红林在民族团结方面也倾情而为。为了增进他和结对亲戚之间的感情,2019年7月20日,米红林专门带着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去了喀什市疏附县库若勒村,看望自己的亲戚买买提·吐尔逊一家,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三年间,米红林得空便去村里,送面粉、食用油、被子、现金等生活物资,与维吾尔族乡亲们共度佳节,与他们唠嗑,给他们讲课,做了不少力所能及的事。平时,米红林也非常关心自己的少数民族结对学生,经常请他们吃饭,开展联谊活动,给他们买生活必需品,辅导他们的功课......
每当说到援疆工作时,米红林就一句话“我愿倾尽全力,竭尽所能。”三年来,他说到做到了。喀大人也会深深地记住他所做的一切。
米红林在喀什大学第九批援疆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上发言
米红林与学生在一起
米红林与巴楚县副县长严布衣(援疆)签订协同育人协议
米红林主持沪喀城乡建设论坛现场
米红林与参加力学竞赛学生合影
米红林与乡亲们在一起
撰稿:贾春花(图片由米红林提供)
协助:苗春绿、赵筱燕(人文学院学生)
审核:马涛
主编:丛培兵
下一篇::校党委举行理论学习中心组2020年第1次集体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