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统  
首页 > 时事新闻 > 浏览文章

习近平的杭州故事

(编辑:admin 日期:2016年09月08日 浏览: 加入收藏 )

习近平的杭州故事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刚刚结束的G20峰会,让杭州再一次惊艳了世界。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向世界介绍了历史的和现代的杭州,并且指出自己曾在浙江工作了6个年头(2002年至2007年)。党建网微平台带您一起回顾习近平的杭州故事。

主政浙江:既立足杭州看杭州,又跳出杭州看杭州

习近平的杭州故事

加强对西湖文化的保护

早在2003年,担任省委书记不久的习近平就到杭州进行专题调研,他强调,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大省建设。

2003年9月29日,他在浙江日报特色栏目——《之江新语》专栏中写道:

杭州西湖承载着悠久的历史,积淀着深厚的文化。西湖文化在杭州文化中有着独特的位置。在西湖四周,留下了吴越文化、南宋文化、明清文化的深刻印记,留下了无数文人墨客的佳话诗篇,留下了不少民族英雄的悲歌壮举,留下了许多体现杭州先民勤劳智慧的园、亭、寺、塔。可以说,西湖的周围,处处有历史,步步有文化。

对这些历史文化遗存,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利用好,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杭州在去年南线景区改造和今年新湖滨景区、杨公堤景区建设中,挖掘和恢复了不少历史文化景观,进一步丰富了西湖风景名胜区的文化内涵。在今后的开发和建设中,还要始终坚持这一点。现在有的地方搞旧城拆迁改造,把一些文物古迹搞得荡然无存,这是非常可惜的。作为省会城市,杭州应在保护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弘扬历史文化方面,发挥带头作用,做得更好。

一连种下6棵山杜英和桂花树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对省会杭州的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

2007年植树节前夕,省党政军领导在杭州参加义务植树,习近平等来到钱江新城的副阳台景观绿化工程现场,与干部群众和部队官兵代表一起植树,他一连种下6棵山杜英和桂花树,并为种下的一棵棵树浇水,为新城增添一抹新绿。

当发现有一棵树种得不太稳当时,他就重新挖坑、培土,把树种得更好。他说,要注重植树质量,提高存活率,努力做到种一棵成一棵,种一片绿一片,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浙江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大地更加秀美,为城乡居民创造优美的环境。

推进杭州的城市化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每年都要抽出时间在杭州调研,对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给予有力指导。特别是2004年2月,习近平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议,专题听取杭州市推进城市化工作汇报,研究杭州城市化发展战略问题。他说,推进杭州的城市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立足杭州看杭州,又跳出杭州看杭州,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关的各方面重大关系,着力抓好规划、建设、管理和发展等工作。他特别强调,杭州要切实按照城市定位搞好规划,坚决维护规划的权威性。

考察杭州: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

习近平的杭州故事

2015年5月25日至27日,习近平来到浙江考察。“这里秀美的山水,这里勤劳的人民,这里悠久的文化,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首次调研浙江。在杭州,他来到

杭州城市规划展览馆、钱江新城城市阳台、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考察调研。

还湖于民、还园于民、还景于民

2015年5月26日下午,习近平考察了杭州城市建设。他来到杭州城市规划展览馆,看沙盘,观视频,听介绍,了解近年来杭州城市发展特别是新城区建设情况,对杭州确立并不断实现城市功能更全、生态环境更美、人民生活更好的目标表示肯定。在展览馆,杭州市负责同志汇报了西湖周边会所整治情况,习近平指出:“公共资源不能为少数人垄断享用,更不能搞不正之风,败坏社会风气。”2014年以来,杭州陆续关停转型西湖周边30家会所,实现还湖于民、还园于民、还景于民。

杭州这个地方环境多好啊,我离开浙江时这片还没有建起来

习近平来到位于钱塘江边的杭州钱江新城城市阳台考察新城建设情况。正在这里休闲的市民看到总书记来了,热情围拢过来打招呼。习近平一边同大家握手一边说:杭州这个地方环境多好啊,我离开浙江时这片还没有建起来。他询问大家住得远不远,平时来这里有些什么活动,祝市民们身体健康、生活愉快。一位上了年纪的市民对习近平说,我喜欢读你的《之江新语》。习近平对她说,那是每天写下的三言两语的感受,在报纸上登出来,后来汇集成册了。

钱江新城规划总面积20.98平方公里,是杭州实施“沿江开发、跨江发展”战略,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的“桥头堡”。

习近平的杭州故事

了解“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成果

离开钱江新城,习近平又来到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海康威视是浙江企业创新发展的典范,展示出了习近平在浙江时提出“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成果。

得益于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创造了“浙江奇迹”、“浙江现象”。然而,进入新世纪,浙江却遭遇了“成长的烦恼”:电力紧缺、土地紧缺、出口产品频繁遭遇调查……时任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审时度势,浙江既不能增加资源和环境的消耗,又要以一定的速度把握战略机遇,浙江经济在两难中的唯一出路就是“腾笼换鸟”。在2004年专题学习会上,习近平强调,要痛下决心,以“腾笼换鸟”的思路和“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精神,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让“吃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俊鸟”引领浙江经济。

相聚西湖:让二十国集团从杭州再出发

习近平的杭州故事

金秋时节,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齐聚杭州,找寻振兴世界经济的道路。一场《最忆是杭州》,不仅震撼了国人,更是惊艳了世界。从西子湖到大运河,从电子商务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2016年B20杭州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对“杭州元素”和“浙江细节”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正如主旨演讲所说,杭州这个“创新活力之城”、“生态文明之都”的点滴变化,折射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

启航杭州:以杭州峰会为崭新起点,让二十国集团再出发

“中国的发展前景一定会越来越好,对世界的贡献一定会越来越大”,“让增长和发展惠及所有国家和人民”,“期待着二十国集团勇做世界经济的弄潮儿”,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用“四个进程”“五个新的起点”向世界介绍中国发展的过去和未来,用“四个建设”“三个共同”为全球经济开出综合施治的药方。习近平的主旨演讲,彰显了发展中大国的责任和担当,提振了全球经济增长的信心和勇气。

在杭州峰会上的闭幕辞中,习近平指出,在我们共同努力下,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取得了丰硕成果,画上了圆满句号。相信此次会议将成为一个崭新起点,让二十国集团从杭州再出发。

诗词杭州:所引古诗词,多与杭州相关

“只要我们彼此包容、守望相助,就能无论晴时好、雨时奇都坚定前行,共抵彼岸。”习近平在晚宴致辞时说。这里的“晴时好,雨时奇”,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文豪苏轼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中化出。

“秋日的杭州,仍可感受到夏季的热情,看到盛开的荷花。中国宋代诗人曾描写西湖荷花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习近平在致辞时说道。这两句诗来自于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的是六月的西湖不同于其他季节的独特景象。

在B20峰会开幕式演讲结束时,习近平说:这几天正值钱塘江大潮,中国有个诗句,叫“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我同各位一样,期待着二十国集团勇做世界经济的弄潮儿。

故事杭州:讲述杭州与各国名人的历史渊源

9月4日晚上,习近平夫妇举行欢迎宴会,宴请参加G20杭州峰会的宾朋。在宴会正式开始前,习近平致欢迎辞。在晚宴致辞中,习近平向宾朋们讲述了几个故事。

1583年,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到中国,他于1599年记述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一说法,据说这是首个记录、传播这句话的西方人。

四百年前,德国的克雷费尔德市就同杭州开始了丝绸贸易。

一百四十年前,1876年的6月,曾经当过美国驻华大使的司徒雷登先生出生于杭州,在中国生活了五十多年,他的骨灰就安放在杭州半山安贤园。

九十多年前,1924年4月,印度诗人泰戈尔先生游览了西湖,特别喜欢并写下了不少诗,其中有一句写得特别好:“山站在那儿,高入云中,水在他的脚下,随风飘荡,好像请求他似的,但他高傲地不动。”他还表示想在西湖边买个小屋,住上几天。

二十多年前,1992年10月,南非总统曼德拉先生来到杭州,游览了西湖,表示愿意在这里住上一辈子。

(综合媒体报道)总监制/徐遥 责编/刘文韬 编辑/冯静 制作/温婉茹

上一篇:港媒中国将研制超大火箭 用于载人登月火星探测
下一篇:评论G20杭州峰会为何重点“着墨”这项中国改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