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学术报告会在我校举行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确立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的发展道路。“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五大理念引领的发展规划,对当下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建设具有重大指导作用。
近日,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复旦大学共同主办、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组织的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学术报告会围绕“四个全面与中国十三五发展”,就经济、政治、法制、文化四个专题展开了讨论。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上海市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季桂保致辞。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李安方做总结发言。上海市社联、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和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上海各高校文科科研主管部门负责人等出席了会议。
会上,复旦大学副校长、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林尚立强调,当下,中国每一步的发展与前进、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都会引起世界的关注,解决中国问题不能够简单地以中国的框架来思考,还需要以世界的眼光结合中国的经验。与会学者们纷纷表示,在“四个全面”的战略框架与“十三五”规划下,当前的学术研究特别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在加快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方面担负着更为重要的使命和责任。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挑战 风险管理完善金融监管框架
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加强统筹协调,“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构国际金融治理体系——亚洲的视角和中国的选择》首席专家孙立坚认为,过去的三十年,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严重地滞后了金融的改革与创新,目前的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跟不上创新的节奏,因此当下选择人民币国际化的时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风险管理能确保人民币国际化顺利的推进,完善宏观调控中对关键性金融机构的风险监管机制非常重要。
孙立坚建议,要利用机制的放开,尤其是加快放开利率市场化,来倒逼金融生态、产业生态,适合价格变化的调整;但坚决不能用开放倒闭改革的方式来推进,要在一线放开、二线管制能力改善的同时同步推进配合能力的开放机制;还要进一步吸收民间资本的能力,我们要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体经济的舞台能够充分展示他内生的活力。
谈及人民币国际化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收益,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罗长远表示,谈人民币国际化不能一头热,中国到现在为止还是急需资本的经济,要充分考虑货币本身国际化后助推经济往前走进一步的力量,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能够内在化。
中国需推动共生型国际秩序构建
五中全会前夕,习近平主席接连对美、英等两个西方大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在联合国的最高讲坛充分阐述了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发展理念。《公报》指出,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注重从思想上、制度上谋划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战略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研究》首席专家苏长和认为,当下中国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时,形成的秩序状态体现出一种“共生”,“道不同,互相为谋、为学、为鉴”。在制度体系与内外关系处理上,对中国而言,就是解决内政和外交怎么协商和衔接的问题,并通过双边行政的合作,稳定双边关系,形成更为紧密的衔接。几十年来,中国都在有战略意识地在开展双边合作。现在的国际秩序很难说已经定型,还会跟着制度体系的完善和定型继续发展。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沈逸表示,中国在走向国际舞台中心的时候,需要发展出自己的话语去看待、解释和分析新兴国家的崛起,这也是国家利益的需求。中国外交与共生国际秩序的核心概念意味着中国将带着东方的文化和历史、社会实践沉淀下来的观念进入国际体系中,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所遵循的行为方式是不同的。
全面依法治国 三大力量推动中国法治建设
“全面依法治国”要求“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这为我国在“十三五”期间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依法治国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指明了方向。法治建设将为“十三五”规划的实施保驾护航。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司法公信力的法理要素与指标体系研究》首席专家孙笑侠分析了中国法治的三大推动力人民、政府和执政党以及职业建构力量,即:法治的原动力是人民,需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的制度来引导;政治推动力,需要负面清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来限制政府的权力;以及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技术力量推动。这三种力量通过制度建构、法律实施建设法治的秩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目前,力行法治,推行法治整体的共识已经形成,但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还需具体处理和解决好不少问题。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志刚认为,当前推行法治的动力主体也比较多元,若多项改革任务和措施的顶层设计能够得到具体贯彻落实,这些共识就有望变成比较直观的鲜活的社会现实。此外,还必须妥当地处理和解决好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之间的关系。
“命运共同体” 构建中国对外传播国家形象
在国际政治传播中,有关“话语权”的较量从未停止过。构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需要用中国自己的声音去打造与中国相符合的中国国际形象。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战略研究》首席专家孟建提出,新一代领导集体把建构良好的中国形象是对外传播的重要目标,软实力的核心就是国家形象。习近平对外传播思想在确立党和政府具有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将党和政府、社会组织、普通民众个体都列入对外传播主体的范畴,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根本目的,以争取国际话语权、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营造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并努力在传播中寻求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多元共识,并促进文化和文明的交流。孟建还强调,当下构建“命运共同体”战略的实质包含了通过对外传播促进共识,即把中国梦同世界梦相通来进行传播。
针对对外传播中主体和传播平台的重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周笑认为,让13亿中国人都参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文明的对外传播战略的建构非常重要。同时,以社交媒体为核心的互联网平台的重构,也要注意处理互联网平台与国家的互补性或竞争性关系。互联网思维的重要的功能,就在于如何把传统文化和传统文明转化为现代社会能接受的东西。
据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于2003年发起创办,旨在聚焦经典学术,构筑交流平台,展示文化魅力,繁荣社会科学。年会充分发挥大型学术论坛参与广泛、学术规范、形式多样的特点和优势,有利于活跃学术氛围,交流思想文化,推动理论创新。
(封面制图 王鹏翔)
下一篇::华山医院感染科陈明泉副教授赴京出席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工作表彰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