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统  
首页 > 厦门大学 > 浏览文章

新闻传播学院走入扶贫一线 实践感知中国

(编辑:厦门大学 日期:2016年05月20日 浏览: 加入收藏 )

五月的赤溪村,四周环抱的群山更加绿意葱茏起来。清澈的九鲤溪从稻田旁流过,溪水潺潺,为村子平添了一分灵动。

赤溪村是闽东的一个小山村,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子就学于闽南沿海的高等学府,双方在地理坐标和文化坐标上似乎相距较远。2016年5月6日始,二者的轨迹产生了交集。作为“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的发展过程是中国贫困农村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蕴含着丰富的新闻价值和素材,也是高校学子深入社会了解国情的一个切入点。因此,厦大新闻学子们已迫不及待地要奔赴赤溪……

对于许多同学来说,这次实践调研是他们人生第一次来到山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感知中国偏远农村的面貌。5月6日,当12名新传学子在阎立峰、唐次妹和黄文老师带领下,经过3小时的动车、2小时的大巴,终于踏上距离厦门四百多公里的闽东土地时,他们可能还难以体会到,48小时之后他们坐在返回厦门的动车上才有的深深感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宁德市:精准扶贫路

在赶赴赤溪途中,实践队员先到宁德市,参观拜访宁德市委宣传部、宁德电视台和闽东日报社,与一线媒体工作人员包括厦大新传毕业的几位学长学姐座谈和交流,请教新闻业务和技巧。

在闽东日报社,受徐珊娜部长的委托,风趣幽默的邱树滨社长谈起宁德的扶贫经验来滔滔不绝,对宁德的红色历史、风土人情则如数家珍。在报社的报史室,陈列着闽东地区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有习近平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时带领群众摆脱贫困的文献和图片,而尤为珍贵的是那张已微黄的1989年11月1日《闽东日报》的大样,这是复刊后《闽东日报》所发行的第1期,上面的铅笔修改痕迹清晰可辨,令人印象深刻。

在交流过程中,邱树滨告诉队员们:“宁德的扶贫工作摸索出了自己的路子,形成了宁德模式,与中国其他地区的扶贫工作可以相互对比和借鉴。这方面有大量的新闻素材值得新闻人去开掘。”阎立峰回应称:“这次实践和社会调查可以开拓同学们的眼界、磨练新闻技能,更可以加深同学对于当今中国国情的认识和理解,为他们今后以新闻为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他还表达了与宁德市委宣传部及媒体合作,共同探讨培养新时期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新闻人才的期望。

赤溪村:脱贫致富梦

来到赤溪是6日傍晚,夕阳已经落山。村里家家户户正在做饭,空气里不时飘过炊烟的味道。

陪同实践队下乡的宁德市委宣传部蔡道华副部长在描绘这个曾经的“老、少、边、穷”之村的状况时,举了一个“婆媳共穿一条裤”的事例。但显然昔日的艰难时事已不复存在,“弱鸟先飞”的赤溪正用美丽的生态和富足的面貌欢迎着厦大学子。

福鼎市委宣传部姚部长、磻溪镇郑书记和赤溪村党支部书记杜家住等在村口接待实践队一行,并带着师生们穿巷越陌,一路前行。700多米长的“长安新街”是赤溪村主干道,街道两旁是统一模式相连在一起的三层楼房,白墙黑顶,看起来特别素雅齐整。许多人家楼下临街作商铺,楼上住人。路两旁最多的是茶叶店,卖的是福鼎最出名的白茶。还有一些小吃店,福鼎肉片等当地特色小吃很受欢迎。

村子虽小,但村民服务中心、社会保障中心、警务室、法官工作室、医疗室、小学等基本公共服务一应俱全。新建的扶贫展示馆宽敞明亮,一幅幅图片见证着三十多年来扶贫工作的实绩和赤溪的巨变。站在展板前的杜家住书记,介绍起村史村情来侃侃而谈,可在忆起与总书记连线时的紧张心理,仍激动又略显赧然。

5月7日清晨,队员们即踏上走家串户的实地采访之路。同学们事先已经针对赤溪村的村情做了大量案头资料工作,并拟好采访提纲和行动计划。12位同学分成3组,分别围绕赤溪的医疗、教育和妇女创业三个主题对赤溪村的脱贫致富的发展道路进行调查和采访。

赤脚医生和村里卫生所医务人员给负责调研医疗情况的国际新闻实验班大三同学黄亦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村庄里行医是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的,”她说。“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许多村民仍相信求神拜佛,而不配合医务人员。治好了,是拜神的功劳;治不好,是医生的无作为。”

但黄亦慧也发现,赤溪村缺医少药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她说:“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山村,这两天和当地人的交谈刷新了我此前对山村的印象,了解到乡村医疗体制在赤溪的发展变化,从缺医少药到医疗保障覆盖乡村,精准扶贫在医疗卫生领域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

赤溪小学在村中心位置,一块LED字幕牌立在小学门口,滚动播放着村里最新的时事与政策变化。这所赤溪村唯一的小学,目前共有123名学生,包括幼儿园小朋友在内。与十几年前相比,现在的赤溪小学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大为改善。

59岁的洪日飞老师告诉教育采访小组的同学们,在他将近40年的讲台生涯中,有太多艰苦的回忆:赶上雨季,山间泥泞的小道难以通行,中午不能回家吃饭的孩子们就会饿肚子;有的孩子需要翻过山路、趟过河水来上学,涨水季节,几个老师还要背着孩子回家……近年来,有政府的投入和爱心人士的捐赠,赤溪小学的硬件设施逐步完善,修建了新的教学大楼和塑胶操场,建设了多媒体教室、图书馆、音乐室、电脑房等现代教学设施。洪老师的孙女就在学校上二年级,周末的时候,她喜欢到电脑房看电视剧。

作为畲族群众聚居的村落,赤溪的孩子们还能在课堂中学到“本地课”——了解本地的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另外还有畲族传统舞蹈的教学课程,这是许多孩子的快乐时光。

但采访中也发现,学校面临的困难仍不少,诸如教师编制不够,新教师不能及时补充,造成老师平均年龄过大(达到53岁,最年轻两名教师也已四十出头);尤其是专业课教师缺乏,一些专业要求较高的课程无法正常开设,音乐、舞蹈、美术、计算机等课程虽有设置,却无法保证正常教学。

年轻教师不愿来、老教师逐渐退休,是这所山村小学目前的大难题。

 

众学子:实践出真知

此次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系学子的采访实践活动,目的是深入乡村调研精准扶贫工作的历史渊源和最新进展。

新闻人对于以赤溪村为典型代表的扶贫工作的关注由来已久。1984年6月一封《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的来信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反映了赤溪村下山溪自然村的贫困生活状况,引发广泛关注,党和政府以此为契机,启动了全国范围里的扶贫工作,赤溪村也因而得名“中国扶贫第一村”。

1988年至1990年习近平同志曾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1992年7月出版的《摆脱贫困》一书就集中记录了他关于闽东地区如何脱贫致富的思考。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人民网时,与赤溪村村民视频连线,他告诉大家:“我在宁德讲过,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弱鸟先飞,你们做到了。”

从贫穷到摆脱贫穷,这一点一滴都记录在新闻的视野之中,新闻学子们以专业的视角、实践的方式、年轻的脚步走进赤溪,将课堂所学结合现实所感,采访、写作、拍摄,以亲身经历感知中国,记录发展。

国际新闻实验班的张至谦同学表示,看到在电视台、报社一线工作的学长姐,体会了新闻为实践和人民服务的工作氛围,他对于未来的目标也更加清晰而坚定。

来自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张一涵同学拿起相机,向队员们展示着旅途中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瞬间。“我很高兴这次实践给了我机会用图像定格赤溪村的成就,这些影像资料和我们在脱贫工作报告中看到的三十多年前的赤溪村有天壤之别。作为一个新闻人,我们最大的价值就是展示变迁,记录时代。”

深度报道课的任课老师唐次妹对于赤溪之行的感受是:“是一次现场教学的新尝试,希望学校和学院能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实务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新闻传播学院 张肇祺 刘秋雯

 

上一篇:谢毅院士为本科生讲解热电效应与热电材料
下一篇:厦大男排勇夺全国赛第五佳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