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统  
首页 > 烟台大学 > 浏览文章

科技日报烟台大学以创新驱动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

(编辑:烟台大学 日期:2016年05月19日 浏览: 加入收藏 )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对于高校而言,科技创新更是促进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烟台大学以创新驱动为引擎,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不断提高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水平,在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烟台大学获得3项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其中《阻燃性汽车内饰革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奖层次和数量在省属高校中名列前茅,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大力推进

    阻燃性汽车内饰革的研发及产业化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已成为汽车生产大国,由于汽车内饰材料对于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要求苛刻,技术壁垒过高,我国的汽车用皮革几乎完全依赖进口。

    2003年,国务院提出汽车内饰材料国产化目标,烟台大学王全杰教授带领“阻燃性汽车内饰革的研发及产业化”科研团队在“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及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的支持下,经过多年潜心钻研,理论上推导出皮革阻燃动力学函数,研究和开发了新型阻燃材料,创新了制革工艺,实现了化工材料和汽车皮革的产业化,形成了今天的阻燃性汽车内饰材料技术体系。

     阻燃理论创新。王全杰教授带领他的研发团队发现了非定温固相热降解动力学模型对皮革阻燃的契合性,由此推导出了复鞣、加脂、涂饰三个关键工序的阻燃动力学函数,指导了皮革阻燃工艺的研究和阻燃材料的开发,并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检测技术创新——引入烟密度新标准,描述和表征皮革的阻燃性能。汽车密闭空间里发生火灾,夺取人类生命的往往不是火焰燃烧,70%是由于火灾产生的烟雾导致窒息死亡。王全杰教授提出以烟密度作为衡量皮革阻燃性能的重要指标,填补了该领域的研究空白。

    阻燃材料创新。王全杰带领团队发明了皮革专用阻燃性复鞣剂、阻燃性加脂剂和阻燃性涂饰剂,实现了阻燃和复鞣、阻燃和加脂、阻燃和涂饰的一体化,避免了单纯添加阻燃剂给皮革造成的手感发硬、透气透湿性降低以及阻燃效果不持久等弊病,减少了6%的化工材料用量,节约了生产成本,降低了污染排放。

    制造工艺创新——该项目采用阴离子、阳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相结合的完全脱脂技术、无铵盐脱灰技术、结合性复鞣加脂及高温水洗技术,提高了化工材料与皮革纤维的结合牢度,将皮革纤维内部的低分子化合物提前释放出来,杜绝成品革高温雾化现象,同时降低了废水中氨氮的排放。

    此项目成果以世界上标准最苛刻的德国大众为参照系进行测试,产品全部达到大众标准,耐光性、雾化值、阻燃性等六项指标显著超过了大众指标,而且还增加了烟密度和干热稳定性两个关键指标,产品得到大众公司高度认可。项目先后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6项,发表学术论文15篇,通过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标准1项。

    2008年7月,该项目成果在海宁森德皮革有限公司试生产,2010年大规模生产。经多年的边生产、边研究、边改进的熟化过程,目前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项目研发的成品供应大众、马自达、通用、福特等著名汽车生产厂家,并连续5年获得出口德国免检的资格。海宁森德皮革有限公司至2014年底共生产376.48万张,可装备200万辆轿车,总销售额34.5亿元人民币。近3年在皮革行业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利税仍达2.2亿元,海宁森德皮革也一举成为国内最大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革生产企业。

    2011年,烟台杰来泽皮革有限公司采用该技术成果生产出车用工具袋,获得了德国奥迪汽车的技术质量认证,成为德国奥迪工具袋在中国的唯一供应商,累计出口245万件,销售额达290万欧元。

    该项目成果同时在北京蓝剑防水材料、山东齐河力厚化工、山东烟台惠合皮革、广州恒锦化工、中山博海精细化工、安徽省龙鹏高分子材料、武汉华中科大精细化工、南充华塑建材、四川亭江新材料等14家企业推广转化。据王全杰教授介绍,该项目成果同时也适用于其他纤维材料的阻燃工艺,包括棉布、化纤、地毯以及家庭装饰用的针织布、无纺布、人造革、合成革。

    2014年,轻工业联合会组织同行专家对该项目进行评价,指出该项目“整体技术国内领先,阻燃技术国际先进”。石碧、孙晋良、孙宝国三位院士书面推荐,认为该项目的前驱性成果为开发高阻燃性皮革的制革工艺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产业化提高了我国汽车配套的国产化程度,提高了皮革附加值,对于我国制革行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具有重要的全国性推广价值。

    承继“北大、清华基因”

    建成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

    32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寂静的荒滩。而今,山东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烟台大学已巍然屹立于黄海之滨,并日益成为众多优秀学子争相报考的知名高校。

    把学校建成高水平大学,是几代烟大人的梦想和不懈追求。回首烟台大学的创建历程,其血脉中有两样东西最为独特:一个是烟威人民的集资创办,另一个是北大、清华的联合援建。

    改革开放之初,烟威地区人民渴望“办一所属于自己的大学”,实现广大学子在家门口上大学的梦想。1984年1月,烟台市、山东省开始申请创办烟台大学,同年5月5日教育部批准筹建。烟威地区人民热情高涨,慷慨解囊,集资8000万用于创办烟台大学。学校从1984年7月1日破土动工到1985年开始招生,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这样的建校速度,在中国高教发展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说起第二个独特——北大、清华的联合援建,烟大人不会忘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万里同志。在烟台大学即将诞生之际,万里同志提出明确要求:“把烟台大学建成高水平大学”。时任教育部负责人的张承先同志也多次强调,要“切实把烟大办成一所具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于是,教育部将援建高水平大学的重任交给了北大、清华两所名校,这两所名校勇挑重担,把支援烟大纳入了长期工作计划。

    北大、清华的一大批专家教授,离开芳草茵茵的未名湖和清华园,来到杂草丛生的黄海滩,白手起家,支援建设。当时,学校领导、系主任大都由两校的教师担任,主干课程也由两校选派的教授讲授。1990年,“北大、清华支援烟台大学建设委员会”成立,定期研究指导烟台大学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及改革发展,为烟台大学未来的高起点办学和高水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北大、清华两校直接援建一所大学,这在中国高教发展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经过30年多年的发展,烟台大学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比较齐全、本科教育基础扎实、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科研实力不断增强、服务社会水平显著提高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大学设有人文学院、法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等21个学院(部),46个研究院所,57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理、工、法、农、医、经济、管理、教育、艺术等10个学科门类,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多类型、多层次的办学格局。

    目前,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共2.8万余人,本科生源跨全国31个省(市、区)。另有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和全日制自考助学班学生近6000人。学校现有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涵盖142个硕士招生专业(领域),具有博士生、硕士生、本专科生招生资格及相应学位授予权。

    烟台大学现有专任教师近1300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66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485人,占专任教师的40%。学校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各类高端人才60余名。

    学校拥有7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国家、省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研究中心30余个,拥有1个省级大学科技园。该校注重发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先后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97所院校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科研兴校

    从理念到行动不断强化

    烟台大学党委书记崔明德认为,学校健康发展需要具备三个要素:一个好规划,一套好制度,正确的价值观。他指出,全面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学科带动”四大战略,是烟台大学实现高水平大学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和有力抓手,必须继续坚持,不断强化。

    近年来,烟台大学始终倡导创新精神,坚持“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把科研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强对科研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注重体制创新和学术创新能力的建设,出台了《烟台大学学术道德规范》《烟台大学科研项目奖励与经费管理办法》《烟台大学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烟台大学科研创新团队遴选与管理办法》《烟台大学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烟台大学教研科研业绩量化计分办法》《烟台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培育与建设实施办法》和《烟台大学科研机构管理办法》等文件,突出了科研的支撑地位,极大地激发了全校教职工的科研创新积极性和潜力。

    打造高标准科研创新平台——新型制剂与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成为首批立项建设的14个省属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之一,是烟威地区唯一获批立项建设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获得省资金支持2000万元。同时,烟台大学遴选5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为申报国家级、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分子药理和药物评价”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批立项建设,并于2015年通过教育部专家组验收。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获国家民委批准建设,是国家民委在山东省设立的唯一的研究基地,也是国家民委在非民委直属高校设立的第一家民族问题研究基地。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研究服务基地落户烟台大学,使该校成为全省首批立法研究服务基地院校,对推动学校法学学科平台建设以及服务地方法制建设等奠定了坚实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联合绿叶制药获批天然药物与新制剂综合大平台,成为当年国家批复的8个企业类综合性新药研发技术大平台之一,获科技部专项资金支持6000多万元。化工制造工程实验室和应用法学研究中心等7个科研创新平台列入山东省“十二五”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工程,获批数量在省内同类高校名列前茅。烟台大学获批山东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单位,是省知识产权局确定优势培育的16所大专院校中资助力度最大的高校。

    组建科研创新团队——精神与神经药理学团队和学术带头人亓佳入选山东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培育计划,首批山东全省只有10个。苹果良种选育与脱毒苗木工厂化繁育种业人才团队荣获首批10个山东省泰山学者种业人才团队支撑计划团队之一。化工新材料过程强化团队荣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

    科研成果与奖励丰硕——近年来,烟台大学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0多项,其中,联合绿叶制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荣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2项;出版学术著作200余部,其中,崔明德教授的著作《中国古代和亲史》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房绍坤教授的著作《公益征收法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文库;在《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等刊物发表或转载高层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60多篇;被SCI、EI等收录的自然科学学术论文1000多篇,其中,多篇论文入选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16中国各地区最佳大学排行榜中,烟台大学的两项科研核心指标“国家社科奖励”和“最具影响力百篇论文”的排名跻身全国100强大学前列。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取得显著成效

    烟台大学以服务社会为己任,连续5年被烟台市委、市政府授予“烟台发展突出贡献单位”。

    该校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继与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烟台保税港区、烟台东部高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国资委)、北航科技园等单位签订科技合作协议。2013年,该校与烟台市农科院合作共建了农学院,开展高起点特色办学,直接开办研究生教育,探索出了人才培养和技术开发紧密结合的产学研用一体化的道路,并建设了农业科技研发中心。

    烟台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横向课题立项数和到位经费数突飞猛进增长。任万忠教授带领的碳四分离科研团队,从事碳四分离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十余年。截至2015年10月,碳四分离技术已转让国内37家石化企业,共计43套装置,设计碳四处理能力达到828万吨/年。郭忠教授带领的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桩腿热压模具科研团队,自2006年起承担了烟台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海洋平台“M2模具项目”的研制,利用本项目研究成果,每生产一根半弦管,产值约13万元,相比进口节约资金6万元,从而使得每建造一座海洋石油钻井平台,创造产值将近1亿元,节约资金3600万元,该成果的推广有力地推动钻井平台关键技术的国产化进程,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了我国海洋石油装备的国际竞争力。2015年,李又欣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与绿叶制药合作研发的利培酮长效微球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成为在美国通过FDA审核的首个真正意义上中国研发的创新药,填补了我国尚无高端制剂产品进入欧美发达国家的空白。

    以科研求发展

    靠创新谋局“十三五”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烟台大学将如何开好局、起好步?

   “我们将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一战略主题,认清形势、转变观念,立足全局、精心谋划,凝心聚力、深化改革。”校长房绍坤介绍。

    牢固树立“科研兴校”的发展理念。坚持政策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进一步加大投入,建立和完善科研目标责任制和激励机制,强调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强化业绩标准。

    构建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平台。构建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平台,既是学校高水平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汇聚科研创新团队、承担重大项目、产生高水平成果的重要平台。烟台大学将紧紧围绕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需要,积极争取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工程技术中心等科研基地。

    以设立“学科特区”为契机,大力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遵循“强化特色,突出重点,带动整体”的原则,从政策和制度上加以引导,建设一批结构合理、有较好发展潜力和前景的高水平创新团队,开展具有专业优势与特色的开创性研究,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不断完善科研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加大对标志性科研成果的培育力度。加强标志性成果的设计、组织、协调,尤其加强交叉性或互补性成果的整合。加强科研绩效考核,制定标志性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和激励机制,激发科研人员争创标志性成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重视基础,强化应用,加强交流与合作,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坚持“稳定基础,强化应用,推动交叉,发展新兴;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局部突破,整体推进”的发展战略,重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进,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展科学研究,积极争取政府基础研究项目及一些较大的服务地方应用项目。采取有力措施,鼓励教师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参与学术交流。鼓励教师多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同时鼓励各学院多争取在学校举办高层次、高级别的学术会议,活跃学术思想,分享信息资源。鼓励教师通过共同承担科研项目等多种形式,加强同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科研工作的层次和水平;坚持多学科交叉、产学研用结合,通过与企事业单位的交流与合作,深入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高度重视区域和企业主导的应用研究,充分发挥学校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优势,加强与行业、地方、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的结合与合作,共同承担国家和部门的产业化项目,研发出一批对重点产业起支撑作用的科技成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上一篇:学校召开接受省委专项巡视边巡边改工作会议
下一篇:九三基层委在社市委统战理论知识竞赛中获佳绩

网友评论: